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71章 随军的御医都来给赵佶看病, 但却瞧不出个所以然来, “官家, 是不是最近饮食上有改变?”吃了什么不该吃的,所谓病从口入。 “朕没吃什么啊。” 种师道已经帅兵来会合,按照现在的情况,冲破西夏的衡山防线轻而易举,剩下便是直取西夏都城了。 现在如果皇帝病了,对整个士气都是莫大的打击。 高俅心里不待见赵官家,但还是希望他能好起来, 对御医道:“多少开点滋补的, 给官家调养调养罢。” 童贯也道:“官家是不是水土不服?” 御医心道,我纵横医海二十几年, 还能诊断不出水土不服?! 但嘴上则道:“那就开几位调养的药罢。” “你们那些药,都不行, 要服就得服公孙道长的仙丹。”赵佶像突然开了窍,“朕水土不服,得了地方病, 你们快派人回东京,叫公孙道长给朕去天上采药, 给朕炼更好的丹药来!” 可能是一路山水凶险,让他一个没出过东京的皇帝得了病。 虽然他现在也吃着仙丹, 但目前的效果不足以应对塞外环境,所以叫公孙道长速速送一批新的丹药来。 公孙胜自得皇帝宠信,一直安分守己, 既不掺和朝廷争斗也不贪赃枉法,几乎叫人忘了他的存在。 他不作妖,其他人对他的印象都不错。 既然官家要吃他的药,其他人也都觉得没有阻止的必要。 皇帝要嗑药,高俅也没办法,只能伺候这尊神仙,求他赶紧好起来。 高俅立即派亲信骑马回东京取药。 赵佶又疲倦地打了个哈欠,“朕倦了,你们都下去吧。” 童贯和高俅便退出了皇帝的大帐,面对其他围上来询问状况的将领,两人都露出轻松的表情,“官家只是最近赶路有些乏,休息一下就好了。” 童贯和高球都这么说,不信也得信,各自忙去了。 但他俩其实都担心,如果公孙胜的丹药取来,吃了还没有效果,该怎么办?况且,眼前就要攻打西夏了,皇帝好歹得露露面,鼓舞下士气罢。 稍晚时候,花荣和高俅碰了面,他压低声音道:“官家身体不要紧吧?” 高俅道:“没什么事,八成就是没女人憋的。” 赵佶什么人啊,宫内外红颜无数,但这次出征,这都多少天没沾女人了? 眼睛都快憋红了。 花荣发现岳父大人对赵官家也是越来越没好话了,哭笑不得,“没事就好。” 反正也不用皇帝自己上战场,他只需跟庙里泥塑似的,往那儿一座,就人“敬拜”就行了。 高俅叫花荣不要担心,催促他去休憩,为了近在眼前的大战做准备。 等花荣走了,高俅自己则愁得背着手,站在夕阳下叹气。 不知这次西夏之行,最终会如何啊。 高铭听说前线派人回东京城,竟然是来取仙丹的,不由得在心里犯嘀咕,半路还嗑药?这能打好杖吗? 不禁为父亲和花荣捏了一把汗。 不过,现在的他也没空担心千里之外的大军,因为他还有眼前更重要的事情要担心。 那就是,东京城周围发洪水了,洪水眼眼瞧着就要湮到皇城了。 不管是东京的人口规模还是经济规模,要是被水泡了,简直不堪设想。 除了人员和经济上的损失,还有一点很叫人担心。 那就是,这是赵楷被立为太子的第一年。 天人感应,百姓深信不疑。 刚换了太子,老天就水淹汴梁城,肯定是老天对这个太子不满意。 虽然太子之前平定过方腊,收复了幽州,但既然降下了灾祸,肯定有老百姓参不透的玄机在里面。 洪水来势汹汹,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流言。 有些还有些依据,属于附近百姓的所见所闻。 有些就是完全没有根据的了,比如洪水浪高一丈,里面还有吃人的水妖,那谁谁谁都见到了,光须子就比男人的胳膊还长。 ddxs.co说得有鼻子有眼。 高铭身为皇城司的提点,当然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散播小道消息的人抓了。 而赵楷身为监国的太子,虽然他也不明白,为什么他和上天的感应没有搞好,但现在也顾不了琢磨这些,抓紧时间组织人员抗洪。 在人员的调配上,没有选择服徭役的百姓,而是从禁军中抽调人手,奔赴在抗洪第一线。 这些剩下的禁军属于被亲征队伍淘汰的。 基本上都是被新式练兵法“照拂”过的,缺乏思想上的觉悟。 颇有些怨言。 本来这些禁军是不太愿意做这些脚夫苦力的活儿的。 但被拉到了抗灾前沿,却发现太子殿下本人就站在城楼上监工,蔡太师和其他文武百官也都在,一下子怨气就都没了。 连太子和太傅都顶风冒雨的站着,谁还敢怠慢。 其实蔡京是不想冒雨出来的,岁数大了,折腾不起,但谁让太子都亲自视察。 他再尊贵,还能贵过太子不成,于是被人搀扶着上了城楼,老眼昏花的陪站。 高铭就站在赵楷跟蔡京身后,不时从侧后方看看他俩的表情。 他盯着蔡京看,见他皱巴巴的脸上已有了褐色的老年斑,便想,唉,你这身子骨还能撑得住吗?就这么恋权?没想过告老还乡吗? 虽然站在城门楼上,不直接暴露在雨中,但一阵风吹来,仍有细碎的雨滴打在脸上,他用帕子抹了下,打了个哆嗦。 高铭暗暗咧嘴,这么大岁数了,抗洪持续一段日子,你有得熬呢。 事实证明,高铭料对了,三天之后,蔡京就因为着了风寒病倒了,不能陪伴太子上城门楼视察水情。 赵楷见蔡太师病了,亲自去探病,给病中的蔡京送去了亲切的慰问。 赵楷坐在蔡京病榻前,“难过”地道:“太师一定要好起来,朝廷不能没有太师。” 蔡京一边咳嗽一边道:“老臣一定会……咳、咳……尽早康复,为大宋……咳……咳……鞠躬……尽瘁。” “太师不要多说了,好生休养罢。”赵楷起身道:“等你养好了,再陪本宫上城楼,本宫等你。” 蔡京想到了城楼上的凉风和迎面伴随着风吹来的冰凉的蒙蒙细雨,当即咳嗽得更厉害了,“咳!咳!咳——” 蔡京的儿子们赶紧过来给老爹顺背。 赵楷见蔡京咳得这么凶,也怕传染给自己,又叮咛了几句,便离开了。 等赵楷走了,咳得上气不接下气的蔡京,平躺回床上。 赵楷年轻气盛,凡事喜欢亲力亲为。 而其他又岂能不跟随,这对他这样的老骨头太不友好了。 不过,幸好,他也只是太子,目前只是建国而已。 官家年富力强,春秋鼎盛,太子继位还有得等。 蔡京想到这里,又是一阵不受控制的咳嗽,惯性叫他几乎鲤鱼打挺一般的从床上弹起来。 “咳——咳——咳!咳!” 在前线的官家,还好吧? 西征大军,跟种师道的西军汇合后,顺利的驻扎进了平夏城。 平夏城,顾名思义,就是为了平复西夏建造的要塞。 平夏城来得极为不容易,那是历时数年,龟速前进,从西夏嘴里夺回来的据点。 这个据点地理位置相当重要,因为它意味着突破了西夏的横山防线南部,跑到了防线以内。 前面地形都是平原,水草丰美,十分富裕,靠打劫也能补充一路征讨西夏都城兴庆府的补给。 加上自打建了平夏城之后,宋军一直往这里倒腾补给,数年累积了许多后勤物资,攒够了富裕的家当。 大军到位,携带上物资,直取庆幸府。 万事俱备,就差皇帝一声令下了。 可惜,赵佶却没法鼓舞士气,他倒是想叫被人鼓舞他一下。 他浑身难受,无力、酸软,精神也不振,吃不下,睡不下。 于是军中就渐渐流传官家突然病重的流言,毕竟以官家的性格,到了平夏城,不登上城门,远眺西夏国景,填词一首,那就不是他了。 现在迟迟不动,闷在不见人,情况不乐观。 暗流汹涌,高俅岂会察觉不到,而且他发现经过训练的士兵倒还很镇定,最爱嘀嘀咕咕交头接耳反倒是中下级军官。 怎么素质还不如士兵? 高俅想起儿子曾提议过对军官们进行思想教育的提议。 这时,他看到童贯从官家屋内出来,迎上去道:“怎么样?官家吃东西了吗?” 童贯叹气,“就很少一点,你派回东京取丹药的人,怎么还没回来?你没看到人心浮动吗?” 高俅绷着脸道:“我岂能看不到?!如果顺利,丹药这几天就会到了!我已经一催再催,比你还心急。” 话音刚落,就听有人来报:“回来了——派回东京的人回来了——” 高俅和童贯皆是大喜,忙亲自去迎取药回来的骑兵队。 两人赶紧拿了药,进入赵佶所在房间内,将丹药献上。 此时赵佶正躺在床上浑身难受的哼哼,见丹药来了,才撑着坐起来,当即取了仙丹,服下了一颗。 高俅提起一口气,紧张地看皇帝。 赵佶服下药后,平躺下闭着眼睛休息,慢慢地脸色恢复了红润,然后伸了个懒腰,精神抖索地道:“朕想出去走走!” 不知是不是错觉,好像比之前服下的,感觉效果更好。 赵佶叫内侍们给他梳整发丝,穿戴好衣冠,阔步出了房间。 高俅和童贯连忙跟上,说来也奇怪,刚才还躺在床上不能动弹的管家,此刻步伐健硕,连他俩都快跟不上了。 赵佶一露面,各种流言不攻自破。 就见他登上了城楼,远眺前方的西夏的国土,只觉得雄心壮志,情怀汹涌,当下道:“拿笔来!” 等笔墨到了,他提起笔,用他独创的瘦金体写下三个字:得胜关 “从今以后,平夏城便叫得胜关,这幅字给大军都看看。” “官家御笔亲书——”有兵士拿着这幅字,下了城楼,骑马在军中来回巡展,“官家御笔亲书——” 关于龙体的各种传闻不攻自破,大军士气鼓舞。 翌日,拔营起程,正式攻打西夏。 李乾顺听说大宋皇帝御驾亲征,举国来打西夏,吓得差点从宝座上跌下来。 “不好,不好,真的不好!” 我大夏是要完啊。 之前打退辽国抓他去上京的铁骑,虽然胜了,但胜得很险。 目前手里满打满算也就几千铁鹞子,而且横山防线破了,几乎是无险可守了,只要宋军一路北上,他就是亡国之君了。 他便厚着脸皮来找自己的皇后耶律南仙,这位皇后是他求娶的辽国公主,自从嫁过来,两人就没红过脸,感情十分和睦。 她还给他生了一个太子。 耶律南仙不光跟他感情好,生育了太子,亦十分贤淑,处处堪称完美。 “皇后,如今我大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你能不能……” 跟辽国求情,派人来帮夫君一把? 可还没等他说完,就见耶律南仙脸一冷,“不能!!” 他这个皇后处处好,就是太他么的爱自己的国家辽国了。 自从她知道他派曹妃的亲戚去金国结盟,合作攻辽。 他的皇后便第一次对他大发雷霆。 而自从前段日子,他不肯回辽国认罪,还打败了辽国铁骑。 他的皇后便对他冷若冰霜,根本当他于无物。 “难道你要眼睁睁看着夫君亡国吗?”李乾顺发出了痛苦的呐喊。 耶律南仙斜睨丈夫道:“铁鹞子保不了大夏,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我会陪你殉国的。” 铁鹞子是西夏重骑兵,如果这支精锐打不过大宋,这国,只能亡了。 李乾顺勃然大怒,这个女人竟然连后事都想好了,“你就不能向辽国求援吗?” “你勾连金国在先,抵抗辽军在后,我有何脸面向母国摇尾乞怜?” “我勾连金国,还不是因为辽国割让了幽州给宋国,它强弩之末,还怪我为了大夏另谋出路吗?” 耶律南仙气得浑身发抖,“那你此时何必再向这个强弩之末求援?!都城一破,我便殉国陪你,除此之外,我不会再做任何事!” “我不要你殉国!你滚!回去做你的辽国公主罢!太子留下!”说完,叫来左右道:“你们送皇后回大辽去!” 耶律南仙自是不肯走的,但她到底是个女流,哪里拗得过。 被胁迫着出了都城兴庆府,被撵回了辽国。 赶走了耶律南仙的李乾顺,抱头痛苦地跌坐在地。 辽国救援是指望不上了,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投降或者拼死抵抗。 投降?不不不,现在还不是时候。 好歹打一仗,输了再投降不迟。 想到这里,他命左右取来披挂。 他也要御驾亲征!且看鹿死谁手! 或许奇迹会发生。 宋军从得胜关离开,一路进发,畅通的无碍的到了秦王川。 这里是西夏都城最后一道屏障,入了秦王川,更是一望无际的平原,一路跑马就能兵临城下。 于是,在秦王川,西夏铁鹞子亦赶到了这里。 两军遭遇。 地形开阔,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李乾顺深知宋军弓的厉害,也为了保存最优的兵力,第一波先叫跋子们进攻。 所谓跋子,就是从各个部落里拉来的壮丁,做为消耗宋军箭矢数量的垛子。 简而言之,就是吸引敌人攻击用的。 之后,铁鹞子阵型摆开,看准时机,一声令下,向宋军冲去。 只要阵型不乱,这些人马都披甲的重骑兵就如同一把利刃将宋军的步军阵型划开,再一个个歼灭。 这是李顺乾理想中的战局。 但事实是,在宋军强弓射出的无休止的箭矢下,他的铁鹞子没抗住,溃了一角。 立即被宋军的骑兵看准时机,冲进了进来。 “顶住!顶住!”李乾顺声嘶力竭的大喊。 或许是都知道这场战役,非同小可,不是全歼宋国,就是灭国。 铁鹞子关键时刻,竟然顶住了,前面中箭依然不溃,向着宋军猛冲。 因其速度快,只要几箭内打不败铁鹞子,铁鹞子就能迅速到达步兵跟前。 剩下的便是,骑兵对步兵斩杀。 甚至有的时候,铁鹞子还没到步军跟前,步军就不战自溃了。 他们和宋的战争中发生过很多次。 但这一次,是例外。 面对如同铁塔一般迫近的铁鹞子,宋国的士兵没有溃没有逃,依然坚守在自己的位置上,哪怕最前面的士兵已与铁鹞子正面遭遇,不畏死亡,在最后一刻,仍旧用长-□□穿敌人的心脏。 前面的坚守,为后面的弓手争取了时间,又是一次次的箭矢发射。 铠甲再厚,也受不了这样的轮番连续攻击,铁鹞子上的骑兵纷纷中箭落马。 李乾顺看铁鹞子被射成了铁刺猬,不由得痛心疾首,不自觉的往前探了下身体。 “陛下,小心!”尚书令,太傅嵬名安惠阻止李乾顺进一步向前。 要知道皇帝的祖父就是对宋战争中被射中而死的。 孙子怎么能重蹈爷爷的覆辙。 李乾顺眼看剩下的铁鹞子已经有了溃散的趋势,又见宋国骑兵杀了上来,明白大势已去,悲痛地侧脸对嵬名安惠道:“亡矣!” 话音刚落,只觉得脸颊剧痛,原来是一支箭矢正中他腮帮,射穿了他脸颊。 登时满口的血腥味。 他拔掉箭矢的瞬间,也看到了那个射他的宋国将领,隐约可见岁数不大。 “花将军射死了西夏皇帝——”就听宋军中有人大叫道。 李顺乾将箭扔到地上,大吼道:“朕在此!”决不能叫这种流言传出去。 嵬名安惠赶紧道:“陛下,快撤吧!” 李顺乾依然叫:“朕在此!” “知道了知道了,快跑吧。”嵬名安惠劝道:“陛下不要暴露自己的位置啊!” 李顺乾就见身后的宋国人都注意到了他,赶紧闭嘴,打马就撤。 皇帝一跑,西夏的铁鹞子溃散之后,亦追随皇帝撤军,一路上丢弃的辎重无数。 宋军捡了一路装备。 李顺乾一口气奔袭回都城后,知道宋军肯定趁胜追击。 再无险可守的都城,就等一刀砍到脖子上。 既然打不过,他决定采取第二招,投降称臣。 服了,还不行吗? 他命尚书令嵬名安惠作为使臣,携带国书跟礼物进入宋军大营求和。 面对西夏的求和行为,宋军的普遍认知是,早干什么去了? 如果你们祖宗李元昊不称帝背叛宋国,投向辽国,至于打这么多年杖么。 哦,眼看兵临城下了,跑来和谈称臣了。 等你们恢复过来,肯定翻脸比翻书还快,立马背信弃义。 这些行径都是有历史可考的。 因此,不光高俅说西夏人不可靠,连童贯都劝赵佶不要接见西夏的使臣,直接发兵兴庆府,攻破城池算了。 但赵佶却不听两个重臣的劝阻,“没关系,朕见他不碍事。” 接不接投降再说,关键是听夏国使臣求和的话,看他们的恭顺臣服的态度。 这个过程,其内心的舒爽,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 大宋一直被辽国压迫,拿西夏无可奈何,就一直没扬眉吐气过。 如今有了享受这等待机的机会,赵佶忍不了了,马上就要体验一把。 嵬名安惠行了宋礼,在大帐向赵佶跪拜,“宋国皇帝在上,可怜我大夏子民,希望能免于刀兵之苦。只要大宋神兵愿意退回,我夏国愿意称臣,每年供应大宋良马、盐巴。” 西夏的特产,马跟盐,都是大宋缺的。 赵佶捋着胡须,浑身上下就两个字,爽快。 高俅哼道:“你们惯会出尔反尔!陛下不可信西夏的鬼话!” 嵬名安惠抬头看高俅,但更令他在意的是旁边的年轻将军,如果没看错,应该就是此人射中了自家的皇帝是脸颊。 当时,李乾顺其实还是在安全距离内的,按照正常情况是不会被射中的。 但此人,竟然一箭精准射来,什么来头? 赵佶拈花指捋着胡须,似笑非笑的道:“马匹跟盐,我们大宋何须你们进献?为何不自己取?” 嵬名安惠一听这是要破城的意思,忙道:“若是灭了大夏,谁来传播大宋四方咸服的威名呢?与其杀死一个国君,不如留着这个国君向您臣服叩拜。宋夏两国可以结为叔侄之国。” 跟辽国是兄弟之国,但跟夏国则是叔侄之国,谁是叔叔自不必说。 赵佶微笑不语,此时嵬名安惠道:“陛下请考虑一下,我们夏国不急回复。知道大宋神军远道而来,十分辛苦,特此准备了美女鼓乐劳军。” 一听有美女,被憋得眼睛都快红了的赵佶,眼睛直放光。 嵬名安惠见赵佶有兴趣,赶紧道:“都是精挑细选的美女,皮肤白如贺兰山的雪。” 赵佶,一个纯粹的直男,毕生爱好美女。 但之前采撷范围只限于汴梁地区。 眼下贺兰美女到了嘴边,什么都抛掷脑后了,“那就给朕看看吧。” 大帐内的气氛间低到了极点,虽然都没直说,但臣子们散发出的气场,显然都对皇帝的决定不满。 花荣心里恨恨的想,马上就要攻破都城了,你还有心思做这些?! 他如果像高铭一样知道赵佶是个哪怕在被金军掳劫北上,依然有闲心生孩子的大种马就不会意外了。 赵佶却不这么想,他也感觉到了气氛的微妙变化。 他在心里哼道,你们哪里懂朕?!童贯,你是个太监不用说。高俅,你这么多年不沾女人,虽然不说,但八成也不行。 而花荣,你是个断袖! 你们一个个,太监的太监,断袖的断袖,哪里懂朕的苦?! “将美人献给朕看看。”赵佶扫过这帮子的太监跟断袖,“你们都下去吧。” 等其他人都走了,赵佶取出了公孙道长给的仙丹,一粒、两粒、三粒、四粒…… 等看到领进来的十个西夏美女,他便又增加了一粒。 五粒,十女,刷新自己的记录了。 花荣回到自己的营帐,明明知道该睡下,但却毫无倦意。 他知道自己是想远在东京的高铭了。 不知都高铭睡没睡下,是否像他一样,远隔千里的思念他。 他顺着衣领勾出玉佩,放在唇上轻吻了一下,然后握着它,合上了眼睛。 恍恍惚惚,他做了一个有高铭的梦,正拥住他,要进行下一步的举动,却突然被一句:“花将军”给唤醒了。 原来是随从唤他,“花将军,太尉叫您出去一趟。” 花荣赶紧起身走出营帐,此时天边只有些微亮光,人的样子仅仅是模糊可见。 但许是高俅的表情太过震惊,他看得很清晰,他顿感不好,“怎么了?” 高俅瞪圆的眼睛眨巴了眨巴,以最低的声音大,“官家……不好了。” 花荣心里咯噔一下,一路上就数这人麻烦最多,反正都不好了,干脆死了算了。 “跟我来,不要慌。”高俅朝花荣使了个眼色,便朝皇帝的营帐走去。 花荣进去后,童贯已经到了,除了他之外,就是几个内侍。 有的内侍正在给赵佶穿衣裳,有的内侍则给赵佶擦鼻孔的血迹。 而赵佶两眼直勾勾地瞪着。 花荣瞅了眼,见其瞳孔暗淡无关,已经扩散。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1-26 13:32:23~2020-01-27 13:57:2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34881536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叶公、某咸鱼、九夜笙歌、34881536、万事如意、y1986、ferry林永渡、陈泽湖、special、阿沭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pangathly 182瓶;芝一 67瓶;路过打酱油的 45瓶;梦想中的桃源 40瓶;海绵精谢灵涯 23瓶;dawn、风动、亲亲子卿0_0、夜墨岩 20瓶;池鱼 17瓶;风吟 11瓶;叽叽叽子、艾青、评论区网友、猪兔子、千牵、草莓味的辣椒、an、风味橙子、我的世界观果然有问题、一条咸鱼、萱、llgg、、猫小蒙、麦荼 10瓶;今天小姐姐分手了吗 9瓶;俄簧、幕幕禾 8瓶;孤影的舔狗、and 6瓶;桂圆龙眼粥、耳关、y1986、今天太太更新了吗 5瓶;成疾思猫、殷子涣、花荣夫人低调路过 2瓶;rry邓、ya了、小麟、用户6010656189、玉生烟、菠萝先生、鸳鸳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点击下载最好用的追书app,好多读者用这个来朗读听书!
页面连接:http://www.guoruanxinke.com/view_0_mwrme/wwwjdemd.html

书本网 第九中文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牛文小说网爱书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