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姐夫,你总算来了,”早已等得急不可耐的刘协,一听到脚步声响,立即就拉开了门,立即看到了焦急的老夫子,脸上立即变得恭敬起来,“夫子好,夫子答应姐夫的要求了?”

“皇上,”看到皇帝的小脸,夫子也有些意外,对于皇帝的恭敬还算满意,可是一想起小皇帝的话又微露出些不满道:“皇上,刺史大人虽然是皇上的姐夫,但君臣有别,还是要保持为君者的威仪为好。”

“先生说得是,朕以后改了就是,”刘协谦虚的应道,心里却是在想,“姐夫说这老夫子有些迂腐,看来是真的,可若不是姐夫,我连命都怕没有了,还讲究些虚名干什么。姐夫说的对,虚名就是碍事。嘴上越是恭敬的人,只怕更不可靠。看样子这老夫子,真的能担任重任么。”

“丞相,我仔细看了你这幅图好久了,还是看不明白,快来告诉我都是怎么回事?”

这里是刘坚的小会议室,在室内长条的会议桌上,已经摊开了一张刘坚描绘出来的架构图,三省六部的组织架构,这就是刘坚要和小皇帝灌输的思想。皇上再不象个皇上,也是名义上的皇帝,想要获得推行,先得把小皇帝说服。

“按我的构想,三省六部制,先说说门下省,门下省设侍中数名,随侍皇上以备咨询,并可给皇上提供各种建议。即为门下省,建议年轻人和老成者各半,年轻人锐气,老成人持重,可以给皇上更中肯的建议。”

大概有点顾问委员会的意思,不过,权力可比顾问委员会要大得多,顾问委员会可是不顾不问的,要是顾了问了,那就是空讨气闷的事情,但这些侍中不同,他们经常出入在皇帝身边,能清楚的掌握皇帝的想法,他们也很容易给后直施加影响,所以,虽然品秩可能不高,实权可是不低。

“这个好,我在学院里正好发现几个先生,其思维常有惊人之处,嗯,我想到,有个叫司马啥的,不止为人举止得当,又且博学多才,若是丞相觉得可以,我觉得可以让他担当侍中一职。”刘协喜滋滋地道。

又是这个司马懿?刘坚感到头更加痛了,怎么处都是说他好话的人?是他藏得太深,还是他是后来才变坏的?或者,根本就是自己对他有成见?

中书,大概除了充当督察百官之外,更象后世的议会一样了。不过,和议会不同的是,议会具有更广泛性,而这时候的中书省则只是几个人的组合,自然,能起到多少的监察和审核的功能,就只靠几个中书令自己的能力,没有办法,就算提出议会的制度也是太超前了,不可能会被这个时代所接受的,刘坚想着,能多往里塞几个人,然后每道政令都多过几道手审核后再颁布实施的好。

不过,据刘坚所知,这个时代,除了似乎只是个摆设的中书外,还有个负责监察百官的御史台,刘坚的设想,是将这两个职位合并起来,设立御史台,设御史中丞一名,位同丞相。不过,哪怕是未来的大明朝,其御史最多也只是一个省一个代表,刘坚觉得太少了。可以考虑把那些退下去的官,和即将接受考验的新官员都塞进来,形成相当于纪监委的作用。

行政命令通过得慢没有关系,最主要是稳妥就好,切忌一拍脑门的看到前人画了个圈,貌似成绩不错,然后明天后来人也学着在其它地方也划个圈,然后再来个承接帝都的某些功能,然后又拉动鸡的屁如何增长,然后再转移啥产业,美其名月还是千年大坑,说是这样还能还帝都一片青山绿色。

不就是看中了人家那个漂亮的水洼么。可就算要给帝都一片清山绿水,就非要破坏人家的青山绿水,这是啥猪脑子才能想出来的命令?如果多几个中书令,铁定不会让这种不经脑子的主张实施的。

刘坚最重要的思想,便是将丞相的职责一分为三,分为军相,即枢密院,掌军政命令,财相,即度支院,掌财政收支,都相,即都管院,即统管军相计相之外的其它事务。除此之外,又设立御史台,有点类似于后世的纪检委,负责督察和审察百官。

这就是穿越者的优势,能集合各朝各代认为好的制度,融为一体。说实在话,刘坚和吴丽都对历史上的官制设置不甚清楚,这可是他们想破了脑袋才凑出来的,具体如何实施,还真的需要孔融这种大儒配合才能进行。

“不是有了户部么,为何还要设立财相,是为了分户部的权么?”老夫子首先表过了不解。

“老夫子,不是这样的,”刘坚琢磨着词语来解释,“户部是负责钱粮收去并核算和管理、保管及分发等事宜的。”有点类似于国税地税总局的职能。

“但是计相却是负责统筹钱粮开支的。即对一年的财税总收入进行预估,然后对于一年的开支进行合理的预算。简单地说,户部负责将钱粮收上来做好账并进行保管,但如何花钱,则是计相说了算,要给军部多少钱,用来周济民众多少钱,修路修水利多少钱,都得计相核算。”


页面连接:http://www.guoruanxinke.com/view_0_mwred/wwwdcemg.html

书本网 第九中文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爱书网百书楼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