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真心说,人家公孙瓒和公孙度,还真的不是一家人。当然,倒退几十几百年,有可能是一家的,毕竟,一笔写不出两个公孙来么。

人家公孙瓒可算是名门大族,继承的是祖先的产业,也算是个官二代。

可公孙度不一样,人家是妥妥的自己从底层爬起来的,所以公孙范说起公孙度来,嘴角毫不掩饰的就露出了鄙夷之色。

话说公孙度能节制一方,也是非常意外的事情。公孙度的父亲公孙延,因为逃官逃到了玄菟郡,公孙度因此在玄菟郡成为了一名郡吏。

那时候玄菟郡的太守刚好也是公孙家的,公孙域太守有一个年十八的儿子名唤公孙豹的。不过此子运气不好,早早的夭折了。

正好巧了,公孙度小时也叫过公孙豹的名字(真心怀疑是不是这货故意编的),又和公孙域的名字公孙豹年龄相仿,又且长得相貌堂堂,公孙域一见到他就十分喜欢,不但送他去学习,还为他娶妻成家。更举荐他屡任尚书郎、冀州刺史。虽然也曾经经历波折,但已经在朝中大人中挂上了号,不久又被任用为辽东太守,便开始了他独掌辽东的新局面,比之当时逃亡中的公孙瓒,可谓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这事究竟是公孙瓒还是公孙度干的,刘坚一点都不关心。他现在着急的是,尽快帮袁绍完成封王的仪式。

袁尚袁熙两兄弟,似乎对于这里一片荒芜十分的不满,还是袁绍把这两兄弟喝住了:“出发来之前,我可就和你们两兄弟说过来,咱是来打天下的,咱每打下一块土地,咱大汉就更宽广了一些。若是有现成的地方称王,轮得上咱们家的么?”

两兄弟赶快不说话了。貌似自小皇帝即位以来,除了封了一个刘备为东海王之外,还没有其它人封王呢。想通了这个,还是老实的干活吧,要不然,让那位丞相听到了,只怕连个空头王位都没有了。

船队将所有的人卸下来之后,留了几艘船备用,其它船立即就掉头回去了。巨定的海边上,沮授还带着数万的将士及他们的家属翘首以盼。他们这群先行队还得赶快扎下脚跟先。

三千人现在不需要人去监督了,在审配的调配上,积极主动的伐木采土,很快造起了一排排简陋的房子。虽然这里条件简陋,可丞相和袁大人都在这里,他们也没有多少抱怨的。

刚开始的时候,他们也担心过粮食的问题,可亲眼看到丞相的人拖着几条大船,只往近海走了一圈,就运回来满舱的鱼儿,再就着些野菜煮着,也能管饱了,他们什么也不要说了。被人撵着追着半年多了,总算能踏踏实实的吃个饱饭了。

他们已经记不清有多久没有吃得这样饱过了。不少人甚至光着肚皮,在太阳底下梦想着在这片新生的土地上的新生活了。

袁绍已经五十多岁了,虽然仍只是初秋,到了傍晚的时候,身体还是有些挺不住,不住的咳嗽。刘坚过意不去,喝令自己的亲随将他备用的棉衣拿出来递给了袁绍。

“丞相这是?”虽然袁绍有些不解,还是飞快的接过了棉衣,麻利的套在了身上,果然觉得暖和了许多,不由奇怪地问道,“丞相,这是什么皮料的,咋这么暖和。”

“不是什么毛料,不过棉花而己。”刘坚想了想,决定还是告诉他实情,“只要你踏实的在这里干,我会继续让人给你送一些棉大衣过来的。不怕告诉你,这地方到了冬天了,可是比咱中原地区还要冷的。没有件棉大衣,还真的难熬。”

至于说种植棉花的事情,他决定还是别告诉袁绍的好。倒不是不放心袁绍,他怕的是让大韩民族的人学会了,只怕咱华夏人民就要遭殃了。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他们都如此雄心勃勃,要是让他们穿得暖和了,天知道他们会不会有更大的野心。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也即让所有人都暂时有个栖息之地后,在祷告了天地、祭拜了祖宗之后,刘坚正式的向所有人宣布,袁绍正式册为北海王,可独力开府立衙。除三年一朝贡之外,全权负责治理如今北海之国六百里之内的疆域——嗯,从这里往北走三百里地,快到平壤了,这块地儿可都归袁家的了。

虽然这块土地上并不是无主之地,但能拿下多少的地方,可就看袁家父子的本领了。

眼看着马上进入仲,刘坚还要急着赶往茂山,争取能在冰冻之前从茂山挖出一船的铁矿才好。临走之前,刘坚还是决定和袁绍好好的谈谈。

似乎是一块石头终于露了地,虽然如今的袁绍过的只怕是有生以来最苦的日子,但却是最接地气的。因为如今的他居然能放下身段,也和其它将士们一样,吃着大锅的鱼汤的。但他的精神劲儿却似乎好了不少。指挥起手下来的人来,挥手顿足之间,似乎又回到了当年挥斥方遒的年代。


页面连接:http://www.guoruanxinke.com/view_0_mwred/www5jjdm.html

书本网 第九中文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废文网叔叔小说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