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三百三十章、战龙虾兵(第1/3页)

“这个勒保手下的人还做的真狠啊!”

中都皇宫。

关于印度战事的报告已经送到了朱皇帝的案头。

他麾下几名重臣也同时在看战报的副本。

眉头都纷纷皱了起来。

“诸卿,英藩请求印度洋舰队派遣战船控制恒河航道.此事,诸卿是怎么看的?”

朱皇帝有些犹豫的放下手中的战报问道。

这事确实是麻烦,因为朱皇帝对印度的策略就是“有限介入”。

印度诸藩都是有相当自主权的藩臣。

和大明之间只有宗藩义务的。

大明是抱定主意不会直接介入印度战场的。

但是孙士毅在奏折中表示,如果要靠印度诸藩的力量,控制恒河流域的战役要开打,至少要打造战船,依靠内陆运送造船材料,至少都要花个两年的时间。

这还只是战役准备期。

所以,如果大明不直接介入,那印度的形势走向可就难以预料了。

而且控制恒河流域,是朱皇帝一直以来都要求印度诸藩的事情。

“皇上,这印度诸藩要控制恒河流域,确实需要一支内河舰队,不过诸藩陆军的联合倒是好说,关键是这个内河舰队如果也是联军,那诸藩未来如何分配利益?如果是英藩独占,那岂不是整个恒河流域都被英藩独占了?”赵四说道。

“老赵,你的意思是可以介入?”朱皇帝神色一动。

“老臣以为,这印度恒河航道,与其让诸藩去扯皮,不如朝廷直接控制。”

朱皇帝点点头,看向了顾松。

“皇上,这不列颠人如果被彻底赶出了印度,他们说不定会因此加强在北美的力量”

顾松提醒道。

朱皇帝点了点头。

印度是小打。

但未来。

在北美肯定会有大打。

现在的美国是够不上和大明大打的资格的。

能和大明大打的,也就不列颠牵头的欧洲联军。

所以顾松的顾虑也有道理。

如果不列颠人彻底从印度撤出了,他们的力量就会更集中到北美。

这印度的大部分利益归于诸藩。

对大明而言。

印度的利益有限。

而北美的利益才是无限的。

朱皇帝想了想,说道:“北美是未来之事,印度是眼前之事,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命令印度洋舰队建立一支恒河内河船队控制恒河主航道!日后这支舰队也不会裁撤,恒河流域是印度地区人口最集中,最稠密的区域,保证大明对恒河主航道的控制,是大明确保对印利益的关键!”

“朝廷同意建立恒河舰队,不过朝廷看起来要直接介入印度,要控制恒河主航道,航道利益不会留给诸藩了。”

消息通过快船很快传到了孙士毅的手上。

他皱着眉头,将手中的公文递给潘世恩。

潘世恩看了之后,却微微一笑说道:“公爷,恒河航道归朝廷,并不是一件坏事.反而是大好事!”

“此话怎讲?”

“若朝廷不收走恒河航道利益,诸藩现在团结的局面恐怕.会因此而破灭了。”

潘世恩提醒道。

孙士毅当然是个聪明人。

他一听就懂了。

现在诸藩能够在印度立足,甚至还压了不列颠人一头,为什么?

还不是因为诸藩团结。

但团结的基础是利益。

不团结的原因,自然也会因为利益。

恒河航道若归英藩。

难免诸藩不会眼红。

但如果航道利益大家平分,怎么分配也是要扯皮的事。

反而现在朝廷直接介入,这航道的利益大家就都别想了,反而少了不少事端。

“恒河航道利益不可能让英藩独得,不过公爷可要求占据恒河上游,德里周围的区域。”潘世恩说道。

孙士毅点了点头。

占了德里周围的地盘,日后就可以向西北、西南方向扩张。

而其他进入恒河的诸藩,能扩张的地方就不多了。

他们再扩张,还能朝着青藏高原扩张?

要占德里周围的地盘,就是冲着日后扩张而考虑的。

事实上。

这也造成了大明英藩和大清印度总督府之间绵延数十年对克什米尔地区的争夺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三百三十章、战龙虾兵(第2/3页)

当然了,这是后话了。

现在恒河都没打下来呢。

谈论地盘的分配,怕是为时过早。

就在此时。

一名身穿着红色官服的英国公府文官匆匆而来。

“公爷,前线消息!不列颠人大举进兵,兵临阿古拉城!!”

孙士毅和潘世恩都是一惊。

“这么快?”

恒河上游。

阿格拉城东面的一座小城。

一队队的龙虾兵踏入。

将这座距离阿古拉城大约三十里的小城占据。

由于杨遇春等人也没有预料到。

不列颠人会如此果断的进兵。

所以都没在这一座小城驻扎军队。

但事实上

当不列颠人占领了这座城市之后。

杨遇春才发现这座城市的重要性——这座小城的位置卡在了阿古拉城进出恒河的要道上!

如果让不列颠人在这里修筑起永固的棱堡,安装上能封锁河面的要塞炮.

那拿下阿古拉的意义就彻底大打折扣了。

“中国人一定会主动进攻的,我们要做的额就是在他们进攻之前尽可能的将兵力囤积在这里,修建工事,囤积武器,将这个地方彻底变成刺猬!让中国人在这里砰个头破血流!”

阿瑟.韦尔斯利现在在恒河航道中央的一艘炮舰上,手持着望远镜看向南岸。

“我们缺少线膛枪,我们的对手的火炮性能要比我们的好得多,所以.需要尽可能的避免和对方野战!”

阿瑟.韦尔斯利说道。

他有些无奈。

大英帝国的军队,什么时候害怕和敌人野战啊?

但现在他却必须要出此下策,让他的军队收缩在工事内守城。

因为对面的明印藩军装备了大量的线膛枪。


页面连接:http://www.guoruanxinke.com/view_0_embeb/mrweew5m.html

书本网 第九中文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贼吧网福书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