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元丰八年三月,皇太子赵煦即位,是为宋哲宗。由于册立皇太子时哲宗年仅十岁,还不足以处理朝政,神宗安排了自己母亲高太后,也就是后来哲宗朝的太皇太后垂帘听政。

一般来讲,老皇帝驾崩新皇帝即位,如果新皇帝年纪太小,需要有太后垂帘听政,而高太后到了哲宗朝已经是太皇太后,怎么太皇太后也来垂帘听政了?

那是因为这位高太皇太后是位政治女强人。

高太皇太后叫法太拗口,下文中咱就简称高后吧。高后小字滔滔(跟辽国的萧太后挺像,小字很萌),是开国名将高琼曾孙女。跟随英宗入继大统之后,高后很罕见的牢牢掌握了自己的男人,使得九五之尊的英宗皇帝专宠高后一人,并且生下神宗在内四男四女。

英宗驾崩后,因为即位的神宗已经年逾二十,完全可以独立处理朝政,高后便安心做自己的太后。可神宗任用王安石施行的一系列新法搞得高后心神不宁,担心儿子改了祖宗之法以后动摇国家根基,高后不断劝说神宗废除新法,给神宗造成很大精神压力。

神宗的皇后向皇后没有孩子,在后宫中一直为人低调。而神宗的朱贵妃生了两男四女,其中大儿子就是后来的哲宗。

神宗病危时,首相王珪建议立赵煦为太子日后继承皇位,而次相蔡确却认为赵煦年纪太小不利于国家稳定,建议立神宗同母弟雍王赵颢或者曹王赵頵为储君将来继承皇位。

虽说正常封建王朝皇位交替都是父死子继,可赵光义开了好头,在大宋帝国的皇位继承中,兄终弟及也并不奇怪,更何况雍王赵颢和曹王赵頵都是高后所生,自从神宗病重后宫里一切事务都由高后全权处理,拥立高后的儿子对高后自己也没坏处。

到了元丰八年三月份,神宗实际上已经陷入昏迷,已经无法正常表达意识了,这时候宫里突然下诏立赵煦为皇太子,很难讲到底是神宗的意思还是高后的意思。

亦或许,母子俩本来就是一个意思。

册立完皇太子之后,为了防止雍王和曹王再有非分之想,高后下令,严禁任何人入宫,包括两位亲王。又提前安排宫人缝制好儿童尺寸的龙袍,神宗驾崩后,立马给哲宗换上龙袍宣布遗诏,把哲宗即位做成既定事实,平稳的实现了皇权交替。

一个长期居于深宫的女人,能有这样的政治智慧是非常罕见的。

智慧的高后显然并不满足于仅仅庇护者孙子即位,她还有更高的追求,恢复祖宗之法,实现大宋帝国的长治久安。

想要恢复祖宗之法,那必须得有人来朝廷主持大局才行,确切地说,得旧党大臣回京任职。

分量足够的,镇得住场子的,甚至新党都尊敬的旧党人物,全天下都知道那个人就是司马光。


页面连接:http://www.guoruanxinke.com/view_0_egmmd/mmbregwm.html

书本网 第九中文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镇魂小说网飞速中文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