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永乐城之战后,神宗暂时搁置了对西夏的作战计划,可边境并未因此平静下来,北宋不打了,西夏却要反击了。

不管是之前的小股部队骚扰还是五路伐夏再到后来的永乐城之战,虽然总体上来说北宋损失得多,西夏损失的少,但北宋毕竟是大国,西夏的国家体量根本没法儿跟北宋比。

战争打的是后勤、是国力,北宋打输了两场仗损兵折将但根本伤不到元气,西夏赢了两场仗却是拼了举国之力,农民种不了地,牧民放不了羊,国民经济受到严重破坏,离崩溃就差一步了。

虽然打了两场胜仗,国内矛盾却愈发尖锐,在这种形势下,梁太后只好下令放李秉常出来重新主持朝政,又把自己的侄女、相国梁乙埋的女儿嫁给李秉常立为皇后,昭告天下皇帝亲政,打皇帝招牌来稳定人心。

一方面挟天子以安天下,另一方面,已经打仗打上瘾的梁太后决定主动出击,夺回被熙河军侵略的兰州会州。

元丰六年二月,西夏发兵一万突袭兰州,当时兰州城防空虚,仅千余名守军,守将王文郁看到夏军远道而来,点起七百敢死队趁着敌人渡河到一半时发起猛攻,杀的夏军丢盔弃甲扭头就跑。等夏军跑完重新集结完毕准备再次攻击兰州时,兰州已经加强防守,数万守军严阵以待,夏军一看一时之间难以攻下,只好退兵。

接着到了五月,西夏再次出兵兰州,两军野战互有胜负,宋军退回城内,夏军退回草原。

打不过怎么办,李秉常刚刚被放出来,急于建功立业,打不过就接着谈,看能不能跟宋朝谈一谈把兰州会州要过来,派了使节到开封面圣,提了新的和议条件:恢复北宋对西夏每年的岁币,归还北宋侵略西夏的兰州会州两州。

北宋君臣都被逗笑了,打仗打不过想要和议,至少得自己先拿出来诚意吧,结果自己拿出来的诚意就是让对方不仅给钱还要割地,西夏使节在开封遭遇一顿群嘲,灰溜溜回去了。

李秉常大怒,好家伙,断我岁币占我城池,宋朝欺人太甚。元丰七年正月,西夏以收复失地为名,号称大军八十万大举进攻兰州。李宪在此之前就料到西夏不会轻易放弃兰州,在兰州增加了大量守军并且加强了城防工事。

夏军来了之后久攻不下,李宪指挥城内宋军守得滴水不漏,十天之后,夏军粮食吃完,运粮队却没及时跟上,只好退兵。

永乐城之战后,西北的局势基本上就是宋夏两国菜鸡互啄,你也打不赢我我也打不赢你,但是国仇家恨在这儿摆着,谁都不敢轻易偃旗息鼓,除非一方国家高层出现变故。

变故来的很快,元丰八年二月,西夏相国梁乙埋病死,梁太后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地位,继续任用梁乙埋儿子梁乙逋为相国。

虽然提拔了自己侄子当了相国,但梁太后本人于当年十月病死,朝堂上外戚、武将、保皇党之间互相争权夺利,西夏政局再一次陷入动荡。

上一次西夏国内发生太后囚禁皇帝时,同样政局动荡,神宗抓住机会五路伐夏,虽然连续打了两个大败仗,但北宋国力依然雄厚,完全撑得起再来一次灭国之战,梁太后去世就是最好的机会。

但北宋朝廷这次却无动于衷,因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神宗皇帝身体也不行了。

冒天下之大不韪支持王安石实行新法,王安石罢相之后仍然坚持竭尽全力的继续贯彻新法,神宗在位这十几年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在巨大的压力之下,神宗其实一直在憋着一口气,把新法挣来的钱用到西北拿下西夏,才是这些压力的排解之道。

五路伐夏的失败,已经严重挫伤了神宗的自尊心,但神宗没有放弃,一口气吃不掉你我就稳扎稳打一路凭坚城据点消耗你,最后把城寨修到兴庆府灭亡西夏,慢是慢了点儿,胜在稳当。

可没想到自己挑选出来执行筑城战略的徐禧上来第一战就遭遇大败,连兵带农伤亡二十多万,回想这些年左突右冲与各种旧党作斗争,最后换来的却是连续的大败,又怎能不让人伤心失望。

史书记载,元丰五年九月,永乐城之战后,神宗出现连续“不豫”的情况,早朝都上不了。自此以后身体日渐衰弱,元丰七年年底,神宗开始头痛,转过年来到了元丰八年正月,神宗再次不豫,病情来势汹汹,不到一个月已经病的不能说话了,只能通过点头摇头来表达想法。

到了这份儿上,大臣们也就不藏着掖着了,在宰相王珪的建议下,神宗同意册立皇太子,于是元丰八年三月,册立延安郡王赵佣为皇太子,改名赵煦。

神宗没能挺过三月,皇太子册立完没几天就病逝了,年仅三十八岁。

史书中《神宗本纪》里对神宗有这么一段评价,说王安石狂妄自大,而神宗盲目信任王安石,排斥朝廷元老,不听劝谏刚愎自用,荒废了祖宗之法,导致国家奸邪横行,人心背离,是亡国之祸的开始。

中国古代的史官具有优秀的史学修养,但在对人物评价上始终存在时代局限,社会是不断变化的,任何制度规范都不可能永远适用,从这个角度来看,王安石和神宗坚持的祖宗不足法没任何毛病,要进步,要富强,就必须要改革。

即使到了今天,我们依然在强调,要坚持改革开放,要坚持深化改革,这不是一句空口号,而是千年以前宋神宗君臣已经实践过,留给我们子孙后代的宝贵经验。

神宗年纪轻轻英年早逝实在可惜,若非如此,假以时日或许真的能实现大宋帝国的中兴,那时候岂止是恢复汉唐旧疆,远迈汉唐也未尝不可能。

历史没有如果,神宗已然谢幕。历史的重担交接到了儿子赵煦肩上,而当时的赵煦年仅十岁,显然难以扛起这份责任。


页面连接:http://www.guoruanxinke.com/view_0_egmmd/mmbregwb.html

书本网 第九中文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书本网吉林省柏盈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