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进入宰执的王黼年仅三十九岁,这在北宋中期以后已经是非常罕见的青年才俊了,年轻的王黼当然不甘于仅仅当一个副宰相,他的目的是干掉蔡京出任首相,成为大宋政坛上新的话事人。

其实王黼的志向并不离谱,重合元年的蔡京已经七十一岁了,即使是在现代社会里,七十一岁也已经是到了退休的年纪,这个岁数的老人很难有精力处理日常工作,更何况一千年前的北宋年间。

为了更进一步,王黼找到了蔡京的儿子蔡攸。

蔡攸是蔡京长子,比王黼还大两岁。早在哲宗年间蔡攸就凭父亲蔡京的恩荫在宫里做了个小官,年轻的蔡攸读书不行但是脑袋瓜却很机灵,眼见着哲宗一直生不出儿子便知道宫里的这些个亲王将来很有可能即位登基,于是每次上班时都算着百官上朝的时机去,遇到亲王就作揖行礼,时间长了就给大家混了个脸熟,当年还啥也不是的端王赵佶也认识了这位蔡京学士的儿子蔡攸。

徽宗即位后蔡京回京任职,徽宗又想起蔡京的儿子蔡攸,爹都当首相了儿子是不是也该提提,于是也给了蔡攸格外的优待,蔡攸一直考不上进士,徽宗大笔一挥,考不上是吧,不用考了,赐你同进士出身。

赐了同进士出身还觉得不够,徽宗又把蔡攸安排进了馆阁,重点培养,你们家老蔡我非常喜欢,小蔡好好干,以后接老蔡的班继续为大宋鞠躬尽瘁。

进了馆阁的蔡攸其实相当尴尬,馆阁在宋朝那都是高榜进士后来又经过制科考试优中选优才进得去的,虽然到了徽宗朝制科考试几乎名存实亡,但高榜进士的这个标准是不会变的。然而蔡攸同志仅仅是读过书,现在去了馆阁要跟那帮饱读诗书的高榜进士做同事,可以想象有多么尴尬。

当年王安石司马光对喷的时候,双方朝堂上唇枪舌剑私底下书信往来,一句话里包含好几个典故,用我们现代人的话就是里面全是梗,而且这些梗你要是读书少你都不懂,甚至说别人骂你你都听不懂。

馆阁里的阁臣们虽说不能人人都像王安石司马光那种学问水平,但也不会差到哪儿去,可以看作是低配版的王安石司马光,蔡攸进了馆阁面对这些同事那基本就等同于一个文盲,同事看不起,蔡攸自己也很煎熬。

煎熬咱不怕,皇上有牵挂。没过多久徽宗再次提拔蔡攸做了枢密直学士,接着政和五年,又提拔他做了翰林学士。

当了翰林学士,离着宰执班子就只有一步之遥了,而这一步之遥的距离蔡攸却始终无法跨出去。

想想也正常,蔡攸的父亲蔡京是首相,如果蔡攸再进了宰执,天下人非要骂死蔡京。

其实在蔡京看来,儿子蔡攸完全可以再等等,等几年后自己彻底退休了再进入宰执。可蔡攸显然已经急不可耐了,父子两人之间的关系也是越来越紧张。

等到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正月,王黼升任次相以后,蔡攸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王黼需要干掉蔡京接替首相,蔡攸需要父亲腾位儿自己好进入宰执,两人一拍即合结成政治同盟。

蔡家父子失和在当时已经不是秘密,甚至都传到了徽宗那儿,本着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原则,徽宗也当了一回吃瓜群众,你们父子不是不对付吗?俗话说得好家丑不可外扬,我就给蔡攸再单独赐一处宅子搬出去住,你们父子彻底分家不用再在家里吵吵了,这样别人就不知道你们父子不和了。

徽宗这一出火上浇油的安抚妙计效果相当好,蔡攸得了御赐的宅子便搬了出去,然后全开封的人都知道蔡京父子闹翻了。

与父亲闹翻了的蔡攸与王黼结盟后,对于蔡京的打击手段就多得多了。蔡攸先是找了一天光明正大的突然闯入蔡京府上,完全不在意蔡京正在与他人交谈,抓起蔡京的手就开始把脉,装模作样把了半天脉之后问父亲,大人脉象舒缓,身体有什么不舒服的吗?

蔡京尴尬的回道,没什么不舒服的。

蔡攸严肃说道,宫里还有其他事,先行告退。

客人见到蔡京父子如同打哑谜一般的对话不禁好奇,问蔡京这是什么情况,蔡京没好气的说,这是儿子蔡攸想因为我身体不适让我罢相呢。

王黼在朝中炙手可热,蔡京连自己儿子都起来拆台,大臣们都看在眼里,也知道双方现在谁强谁弱,为了逼蔡京下台,王黼又想了一出妙招,他找来了童贯。

童贯在外带兵多年军功卓着官居太尉,俨然军中第一大佬,正常情况下宦官领兵打仗有了军功之后封个节度使的虚衔就行了,可北宋到了徽宗朝规矩完全乱完了,童贯还想入朝当军界真正的第一人,做枢相。

当年狄青当了枢相仅仅因为军人的身份就被弹劾的黯然下课,现在倒好了,一个宦官也要来当枢相,北宋早在赵光义在位时期就立下过制度宦官不得干政,童贯想当枢相这就是破坏制度。

其实严格来讲,童贯自从外出统兵之后早已超脱了“宦官”的概念,一直都是从事职业军人的工作,但毕竟身体条件在这儿摆着,始终摆脱不了宦官的枷锁。

蔡京虽然不是什么好人,但在宦官不得干政这个制度前非常坚持原则,坚决反对童贯当枢相。于是原本沆瀣一气的两人逐渐的开始不对付,本来蔡京反对,童贯也没什么机会担任枢相,可政和四年童贯又在西北领兵跟西夏干了一仗,这一仗干的基本上算是宋夏两国打了个平手,但西夏连年战争实在吃不消主动称臣求和,童贯再次以战胜者的姿态回朝复命,一时间人气高涨,徽宗高兴之下下诏任命童贯为枢相。

当上枢相的童贯意气风发,可蔡京之前挡自己仕途的事儿他还没忘,如今王黼找上来要一起对付蔡京那再好不过,童贯自己也早想把蔡京搞下台了。

看看看看,这些个六贼内部道道儿还挺多,贼船说翻就翻。

宣和二年六月,在王黼的安排下,童贯与蔡攸一起来到了蔡京府上,声称朝廷有命要取宰执表,请首相交还。

宰执表就是各个宰执成员的列表,正常情况下由首相保管,蔡京自己就是首相某种意义上他就代表了朝廷,童贯和蔡攸突然出现号称朝廷要取宰执表,意义不言自明,是徽宗要罢他的相。

如果是儿子蔡攸自己来,蔡京肯定不信,但童贯也一起来了,是不是真的徽宗已经不信任自己?联想到最近一段时间徽宗也给儿子蔡攸赐了宅子亲自下场吃瓜看自己家笑话,蔡京宁可信其有不敢信其无,拉倒吧干脆自己辞官吧。

童贯蔡攸一番诈唬,蔡京果然自请罢相,王黼终于当上了首相。

当上首相的王黼上任第一件事就是给他的前任蔡京擦屁股,因为方腊起义就是被蔡京一手导演的花石纲给逼出来的。


页面连接:http://www.guoruanxinke.com/view_0_egmmd/mmbregrm.html

书本网 第九中文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书神小说网福书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