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完颜亮被杀后,完颜元宜等人急于回师投奔金世宗,又害怕宋军趁势从长江南岸杀过来,于是派了使者前往镇江枢密院前敌总指挥部请求议和,叶义问、虞允文二人虽然坐镇指挥部,但两国议和牵涉外交大事不敢擅作主张,派人汇报到了临安。

远在临安的赵构突然豪迈了一把,表示自己改天要亲临长江防线肃清京都。

赵构这话说了基本上等于没说,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有御驾亲征的味道,但您人呢?合着人家完颜亮非得亲自带兵到前线作战才算亲征,您赵构上下嘴唇一碰就是亲征了是吧?

赵构虽然只会打嘴炮,但指挥部的叶义问虞允文领会领导意思非常到位,立即安排宋军全线反击,管你金军是完颜亮还是完颜元宜,打了这么久打不动了就想议和?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儿。

只是宋军追击的想法很好,真正执行起来却偏差很大。

当时完颜元宜等人在瓜洲左等右等等不来宋使同意议和的回复,为避免夜长梦多不等南宋回复便开始撤军。宋军在瓜洲方面由成闵率军追击,成闵一路收复瓜洲、扬州,接着继续北上,十二月十三日终于在泗州追上了金军。

然而诡异的是,成闵虽然追上了金军却不敢上前战斗,追而不击。金军从容不迫的在淮河上搭浮桥渡河,宋军隔着几里地远远目送,待金军全员渡完河之后才敢来到淮河南岸,只听金军在北岸喊话,有劳成太尉相送。

这是淮东方面,淮西方面安排了李显忠和邵宏渊二人追击,李显忠原本就驻守在采石矶,此次反击指挥部担心李显忠兵力不够,专门又调派芜湖守将邵宏渊前来支援,以期两人共同过江追击金军。

李显忠和邵宏渊两人官职相同,合兵一处之后谁听谁的?指挥部没考虑过这个问题,李显忠和邵宏渊二人显然也很反感这个问题,在未做任何沟通下,十二月初七李显忠未等邵宏渊前来支援便首先率部渡江作战。等邵宏渊来到采石矶时发现李显忠已经渡江,干脆也不渡江增援了,有带着自己的部队回到芜湖。

孤军深入的李显忠也没能取得多大战果,仅仅在杨林渡与金军打了一场,双方各有损失,后来淮西方面金军听说淮东大部队已经开始撤退后才开始跟着撤退,李显忠这才趁机收复了淮西几个州县。

金军大部队虽然已经退兵,但此次南侵占领的许多州县仍然牢牢占领,宋军反击效果并不好,直到过去年后的绍兴三十二年宋金两国还在淮西反复拉锯。

就在两国战局陷入胶着,谁都不知道接下来鹿死谁手的时候南宋突然发生变故,宋高宗赵构不干了,要提前退休传位给太子,当太上皇去了。

绍兴三十二年,赵构五十五岁,虽然对于古人而言五十五岁已经很老了,但皇帝九五之尊平时养尊处优,加上本人也不怎么爱折腾,其实当时赵构身体很好,完全能够处理各种国家大事。

尽管赵构将自己禅位的原因归结为“年迈多病,久欲闲退”,但深究起来,不过是贪生怕死罢了。自己建炎南渡以来金军两次南下,金兀术南下那次都躲到海上才逃过一劫,这次要不是金国内乱搞不好金军就打过长江来统一全天下了。当皇帝太危险,无论怎么逃跑总要肩负着拯救天下苍生的重任,万一金军回去后重整旗鼓再打过来怎么办?逃又能套到哪儿去?

答案早在靖康之变时就已经有了,由赵构亲爹宋徽宗同志演示过一遍,只要不当皇帝,退位当太上皇之后想怎么跑就怎么跑,想跑到哪儿就跑到哪儿,两浙、福建、两广都能跑,到时候留下皇帝抗金,不耽误自己继续荣华富贵,岂不比担惊受怕的当个皇帝强得多?

有其父必有其子,我早就看透他赵构了,让人恶心。

绍兴三十二年六月初十,经过多次改名的太子赵伯琮最终改名赵眘封宋高宗赵构禅位诏书即皇帝位,是为宋孝宗。

孝宗是个好皇帝。

皇帝不是一种殊荣,更多的是一份责任。即位第二个月,孝宗便召主战派退休老宰相张浚入朝觐见并任命以江淮宣抚使,明确表明了自己要北伐收复故土的决心。

接着,七月份还没出,孝宗又做了一件颇有些僭越成分的大事:给岳飞平反。

孝宗这是在未做任何调查核实的情况下直接下诏,追复岳飞原官职,以礼改葬,访求其后,特与录用。

要知道太上皇赵构才刚禅位一个月,人还活得好好的,你孝宗当了皇帝立马就给当初赵构在位时定下的案子给平反,这不就是摆明了打你爹的脸吗?

然而对于孝宗给岳飞平反一事,赵构表现的非常平淡,没有任何反对意见,孝宗也非常懂得点到为止。虽然恢复了岳飞名声和子孙待遇,但暂未追究凶手,此事先到此为止,不能让太上皇下不来台。


页面连接:http://www.guoruanxinke.com/view_0_egmmd/mc55c5me.html

书本网 第九中文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啃书网闪爵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