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65章老爷子分家事

朱高炽坐在案几后,还在仔细思考刚才苏观的那番话。

新的布政使迟早会上任的。

这就是朝臣的力量,他们决定布政使的人选,或者向朱元璋举荐,而朱棣插手不了这个人事权。

在未来的几年中,北平布政使和燕王府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朱高炽不得而知。

但是印象中有一条记载,令人值得分析。

朱允炆登基后,关于北平的布政使是换了人选的,那么是否可以认为,原来的布政使,没有得到朱允炆的信任呢。

准确的说,是辅政大臣的决定。

北平布政使颜钝,要么不是太子一系核心的人员,要么在北平的表现,不受太子一系的信任。

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说明此人有拉拢的价值。

“以我对郑佥事的了解,他的为人应是不愿意与王府交面的,可能王府最近的动作有些大,引起了应天府的重视,我怀疑有人来盯着他。”苏观在一旁分析道。

罢官铁之令早已下达,冶铁所大使,从正八品的官员,沦为不入流的杂官,惊了他一身冷汗。

幸亏他离开的早,否则一辈子的前程毁在了冶铁所。

在罢官铁令前后想办法调离冶铁所,形势截然不同,前者操作的好说不定还能升官,后者费劲九牛二虎之力,也不一定能跳出泥潭,就算幸运的跳出去,能平调已经是上限。

就跟长史府一样,从正二品的左相,到正五品的左长史,坑了多少有抱负的人。

那时候的藩臣,品级是可以与朝廷正官平调的,在朝堂也有一席之位。

而一省之长的布政使,也是二品。

朱高炽听着苏观的分析,心中想的是对这些中下级官员心理活动的猜测。

王府之所以能拉拢不少北平中下级官员,是因为历史遗留的惯性。

左相取消了,说明朝廷分离了藩王在藩地的行政大权。

但是权力不是一下子消亡的,会有一个惯性。

所以那么朱棣造反的时候,北平有不少中下级官员暗中站队,甚至有官吏把朝廷的消息主动告密给朱棣,为他获得了不少先机。

这种政治形势,放在明中期是官员们无法想象的,到了明后期更是天方夜谭。

权利自上而下,又离不开下面的支持,上下互相需要,当前的政治局面,具有可操作性。

朱棣多年来进退有度,左右拉拢,在北平中下级官员中保持有不小的威信,是他在北平行省施展政治手腕的凭仗。

但是他和官府达成的默契标准线,在朱高炽看来太低了,他需要王府具备更大的权利。

即抗争,又妥协。

如何与新的布政使抗争,又能与之妥协,保持新的默契,朱高炽是摸不准的。

但是根据历史的分析,他有了些许信心。

如果朱允炆登基后,没有调换此人来对付王府,那才说明自己没有机会。

“郑佥事可以拉拢过来吗?”朱高炽试探的问道。

苏观摇了摇头,态度很肯定,没有给人幻想,“郑佥事祖籍应天府,座师同科关系都在朝堂那边,是不可能改变立场的。”

根正苗红啊,朱高炽立马放弃。

“所以他是一定会对付王府?”

“不会。”苏观笑了,小王爷虽然明智,但毕竟没有经历过官场,不懂官员的心思。

“他主要还是想自保,既不愿和王府真的撕破脸,又想要保住在应天府的名声。”

“虽然看上去对王府不满,实际上做事有分寸。”苏观解释了一番,又严肃的说道:“但也不能小瞧他,他拉拢中下级官员,手腕虽然不激烈,但可谓打到了王府的七寸。”

王府凭什么能保住行政权,正是因为下面有一帮愿意遵王命的中下级官员。

这半年以来,如果中下级官员不愿听王府的王命,光一个拖字诀就能让王府什么事也办不了。

毕竟王府名不正言不顺,已经不是当年的左相时代。

朱高炽皱眉,虽然看出了问题,一时间还真奈何不了郑云承,对方按章行事。

还有一个方法,掀桌子。

陕西的秦王就是采取了这个方法,对不听话的官员打骂,强硬的逼迫官员听他的王命。

他的结局,已经证明了这个方法是失败的。

“等。”苏观提议道。

朱高炽露出疑惑。

“他毕竟只是五品的佥事,最终还是要看新来的布政使,所以他的手腕再厉害,可他也名不正言不顺。”

“朝廷可没说让他代管布政司,不过是因为目前他的品级最高而已。”

“王府的精力,不用放在他的身上,即可避免激化他,又可全力以赴应对新布政使。”

朱高炽点了点头,采取了苏观的建议,说道:“等新来的布政使上任,咱送他一个大礼。”


页面连接:http://www.guoruanxinke.com/view_0_eceej/mrwcwgmd.html

书本网 第九中文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耽美小说网牛文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