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四十二章

刘邦难得沉默。

他手里捏着诏令,一字一字看过去,里面所写的策令全是为大汉王朝所打算,没有半点私私心,哪怕对吕雉苛刻如他,也挑不出半点毛病。

——吕雉对汉家江山远比他想象得更用心。

正如她所说,大汉是他的,可也是她的,她怎会白白将万里疆土拱手相让?

所谓的封吕氏为王,所谓的抬举外戚,全是因为天子年幼而又无大才的不得已而为之。

功臣列侯野心勃勃,各地诸侯伺机而动,若不给年幼的天子找一个强势可靠的外戚帮扶他,他如何坐得稳九州之主的位子?

可饶是如此,还是没能逃过被屠戮一空的惨剧。

——外戚无能,天子孱弱,其结果只能是皇权旁落,藩王入京。

虽汉家江山得保,可终究与吕雉再无关系。

而在百年之后,她甚至还会被某位皇帝废去祭祀,移出宗庙,威威赫赫的开国皇后,风雨飘摇之际护住大汉王朝的一代奇女子,就这么被后人所厌弃,成了游荡天地的孤魂野鬼。

她当然不甘。

所以她机关算计也要将鲁元推上那个位置,并在他活着的时候便立下皇太女,再以他的名义断绝立王夫,断绝立异姓王,让那些心怀鬼胎的野男人绝无上位可能。

哪怕未来的某位女帝被爱情冲昏了头脑,可这样的诏令摆在这儿,立王夫便是与天下为敌,便是将自己的皇位拱手相送,她也会权衡利弊,要么退位,要么让自己的野男人别这么跳。

而那些有才之志的男人,并不会因为不得立王夫而放弃辅佐自己的孩子登基。

——那可是自己的孩子位尊九五坐拥天下!

放在平时,乱世之中才有这种可能,可乱世之中能活下来的又有几人?

位置只有一个,全天下的人都在争,尸山血海,明枪暗箭,能活下来又能坐稳江山的人只有一个,那个人,未必是他们的孩子。

可现在不同。

现在是女帝登基,女帝掌权,一旦他们入了女帝青眼,一旦他们的孩子成功活下来,那么登基为帝便指日可待。

这是一种比君臣关系更稳定的利益捆绑。

君臣关系靠的是良心来维系,而血脉关系却是抹杀不了的,纵然你不想承认,但你的父母孩子却就是那个人。

刘邦放下诏令,忽而有些感慨。

——要是韩信活着就好了。

萧何说他国士无双,一点都没有过誉,那小子整天瞧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1,他身边那么多的功臣列侯,没有一个是他能瞧得起的。

韩信傲是傲了点,但的确有大才,若这次领兵出征匈奴的人是他,指不定匈奴早就消声灭迹,再不能危害大汉疆土了。

可惜能力强,野心也不小,当初与项羽对峙时,他便以不发兵来威胁他封王2,口头封王还不够,还要把疆土画出来,这样他才肯用兵。

挟持封王,他忍了,韩信便变本加厉,说好一起合围项羽,他是汉王他先上,韩信领兵再跟上,但项羽岂是一般对手?他的兵打得都没了,人都快死了,韩信还在按兵不动,冷眼旁观他被项羽打得落花流水3,仓皇逃命。

那是他生平最狼狈的一次,为了逃命把一双儿女都踹了马车4,要不是夏侯婴几次三番把一双儿女抱上来,哪还有大汉王朝现在的皇太女?

——而这一切,都是拜韩信所赐。

但他到底爱才,又忍了。

忍到大汉建立,韩信又双叒叕开始了——

有人密告他韩信谋反,他不信,直接去韩信的封地去找韩信,韩信想发兵反叛,又觉得自己并无过错,想去拜见他,又觉得自己被擒,最后杀了钟离昧,证明自己没有反心。

他信了。

想想韩信的功劳,还是没舍得杀,只是把韩信带回长安,降王为侯5。

其实他是真的爱才,也是真的不舍得杀韩信,哪怕韩信把我有异心写在脸上,他也不舍得杀。

他太清楚在废墟之中建立的大汉是怎么孱弱的王朝,太需要韩信的将才来威慑四方,若是继承人能压得住韩信,他断不会做出自断臂膀的事情来。

——可惜他那时候的继承人是刘盈,樊哙这种人他都怕他压不住,更何况韩信这种世间无二的绝世兵仙?

盈儿为储君,韩信必须死。

所以韩信死了,世间再无兵仙,再无猛士为他守四方。

又所以他不得不一把年龄亲征匈奴,险些丧命。

刘邦心情极为复杂。

——若韩信没死,他何至于此?

韩信若还活着,年轻,又模样俊俏,以前在他手底下当将军时就颇受女人的喜欢,鲁元若是见了,大抵也是喜欢的。

——爱美之心不止男人有,女人也有。

鲁元的前任丈夫是张敖,韩信不比张敖好得多?

若韩信还活着,又跟鲁元生了个孩子,以后是他的孩子是大汉王朝的主人,不比他封侯强得多?

这样一来,他大概不会折腾了,老老实实打匈奴,扩疆土,为自己的子孙后代打下一个前所未有的万里江山。

等他老了,打不动了,孩子们便长大了,给他封个荣誉性的侯,让他安心在长安养老。

再过一些年,他死了,女帝送葬,储君扶棺,这样的生荣死哀,岂不比窝窝囊囊死在钟室强?

可惜,他悟得太晚,让大汉王朝白白损失一不世出之将。

刘邦抬手揉了下眉心,一口郁气萦在心口,上不去,下不来,生生噎着他,“听你的,降诏吧。”

——非刘不王,非功不侯,这本是他一早便定好的。

至于不得立王夫,不得立异姓王,他想过是想过,但不曾想过吕雉会让步,她既然连这种策令都可以让步,他还有什么好纠结的?

万里江山给她吧。

只有她,才能护住他九死一生打下来的汉家疆土。

“陛下英明。”

吕雉丝毫不意外刘邦的妥协。

开国君主不是那么好当的。

既要有用人之才,又要有容人之量,两者刘邦皆有,才能镇得住这么多的功臣列侯,打下汉家天下。

——他是一个极致的帝王,拒绝不了江山永固的诱惑。

“不必拍我马屁。”

刘邦啧了一声,“我还不知道我在你心里是什么人?”

“我可太知道你了,表面夸我,心里骂我。”

“得了得了,别表里不一了。”

吕雉抬眉,“陛下在我心里是圣明君主。”

这话说得真诚,刘邦眼皮微动,清了清嗓子,“咳咳,我本来就是圣明君主。”

“至于其他,自有后人评论。”

吕雉收回视线。

“......”

在她心里,他还是个人渣。

人渣就人渣吧,他本来就没对得起几个人。

但作为君主,他对得起天下黔首便够了。

刘邦丝毫不介意自己在吕雉心里的地位,甚至还有种本该如此的隐隐骄傲,靠在引枕上歇了半日,胸口处已不那么疼,他活动了一下胳膊,问对面坐着的吕雉,“鲁元怎么样了?”

“不太好。”

吕雉不想让刘邦打扰鲁元休息,“她此时正在休息,陛下隔几日再来看她吧。”

“倒是陛下,看样子伤得颇重,军医看过了吗?”

吕雉瞧了一眼刘邦胸口透出来的血色,难得关心顺嘴问一声“军医怎么说?”

被吕雉这么问了一句,刘邦忽而发觉伤势颇疼,便往引枕上又歪了歪,病恹恹道,“还能怎么说?”

“说我年龄大了,要注意修养,不能再跟年轻时一样不爱惜自己身体了。”

“娥姁,我真的老了?”

他问吕雉。

这个问题很幼稚,吕雉懒得搭理,拢着衣袖站起身,直接往外走,“既如此,陛下便好好休息,朝政之事由我代劳。”

“待陛下身体好了之后,再与功臣列侯们共议朝政。”

“......”

他婆娘用完就扔的脾气什么时候能改改?

刘邦抬手扶额。

·

刘邦回京之事并非秘密,众目睽睽之下,天子亲卫浩浩荡荡冲进未央宫,单是看那架势,就知道肯定会跟皇后大闹一场。

——这位皇后“顺应”天子之命册封的皇太女,八成是皇后的假传圣旨,所以陛下回来了,要与皇后清算旧账。

无数人夜不能寐,巴望着刘邦废皇太女再废皇后,然后立一个年幼的皇子为储君,如此一来,刘邦百年之后,朝政便会落到他们手里。

——拜托,谁能拒绝权臣的诱惑!

当然,还有一群人辗转反侧,她们的皇后娘娘到底能不能承受得住陛下的怒火,让女子可为继承人的事情彻底钉死在大汉律法上?

心里存着事,无论哪一派的人都睡不好觉,次日早朝,个个顶着一双黑眼圈来上朝,周围人皆是如此,倒也无人笑话彼此,他们关注的是同一件事——陛下与娘娘到底怎么样了。

可这样的事情哪怕是萧何张良这种近臣也难打听,更何况他们?

他们只能坐地不安在宣政殿,等待皇后或者皇帝的登朝议事。

至于帝后临朝俩人一同出现的事情,他们连梦里都不敢想这种美事。

——皇后都敢假传圣旨妄立储君了,陛下还能忍?

这事儿绝对善终不了。

且等着吧。

要么陛下胜,要么皇后赢,断无两人和好如初联手一起对付他们的局面。

时间一点点溜走,功臣列侯们越发焦灼,正当他们等得耐心即将耗尽的时候,老黄门尖细的声音响起——

“皇后娘娘驾到。”

“!!!”

皇后娘娘赢了?!

这怎么可能?!

——陛下可是有兵权在手的,断然不可能在宫斗之中输给娘娘啊!

功臣列侯们心神大震,吕雉从屏风后缓缓走出,一旁是审食其按剑而立,另一旁是老黄门一甩拂尘,高声唱喏,“跪——”

萧何张良一撩衣摆,跪得十分坦然。

不愧是他们的皇帝陛下,能屈能伸,有舍有得。

——不拘于性别,才能换大汉江山永固,这笔买卖陛下不亏。

吕鬚何同悄悄松了一口气。

——不愧是她们追随的皇后娘娘,好手段!

英布一阵牙疼。

眼睛往后瞥,他那好女儿抬手比了个一。

——一千金,昨夜打赌是陛下赢,还是皇后娘娘赢。

作为跟随刘邦南征北战的绝世悍将,他当然选刘邦,皇后手段厉害归厉害,但不懂带兵打仗,刘邦杀气腾腾而来,摆明了要寻皇后麻烦,天子亲卫对阵南北军,皇后娘娘哪有招?

肯定是束手就擒,自废储君与皇后之位。

然而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他印象里只会耍手段耍心机的皇后娘娘竟然在两军对垒之际赢了陛下???

——有这才能还当什么皇后?直接把刘邦剁了自己当皇帝不好吗?


页面连接:http://www.guoruanxinke.com/view_0_djwwgm/mrrwcwcc.html

书本网 第九中文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烟雨红尘小说网贼吧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