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49章公平,还是他妈的是公平

郑成功领着海陆大军在福州府城城外虚张声势了一番,成功唬住了城中的清军之后,在大军返程途中,他又下令周鹤芝率水师回程的时候,到闽安镇镇上兜一圈,把战略威慑贯彻到底。

在原本历史上,对于郑清而言,战略位置都十分重要的闽安一度成为了郑军的抗清基地,郑成功在这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增修城垣,构筑炮台,并在镇外添筑了五座大寨,同时在水面上以琅岐,罗星塔为枢纽据点,聚集了数百舟舰。

但也和漳州的海澄,福建沿海的其他州县一样,闽安镇最终因为明郑兵力不足,加之随着时间的推移,西南局势崩坏,抗清前途渺茫,驻守其中的大军军心逐渐不稳,在和优势清军对峙的过程中,一度牢牢牵制了福建清军主力的闽安镇在清军猛烈的攻势下逐渐失陷。

不过,现在闽安镇这个福州门户中驻守的少数清兵,一听到郑军要来的消息,早就已经逃之夭夭,周鹤芝的水师营兵上岸之后,根本就是如入无人之境。

而郑成功领着兵马南撤的时候,同样安排了一系列的疑阵,以确保自己的实力不会暴露。马进宝虽然已经通过舟山那边和明郑取得了联系,但这个人靠谱,还是不靠谱,郑成功并不敢确定。特别是,马进宝之前传来的密信中表现出了极大的投机性,这是郑成功十分忌讳的。

他这个时候心里其实并不安稳,陈泰是真的被唬住了,还是将计就计,作为福建的军政大臣,如今却丧城失地,他又会如何上报顺治,这些虽然都有迹可循,但同时也都是不可控的。而政治和人心,复杂就复杂在这些地方了。

不过,郑成功有的时候就确实是想得太过复杂了,他没想到陈泰,济哈席,杨名高,马进宝为了银子,如今正在拼命的脑补和论证明郑的强大,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果然发现了明郑许多不可思议,难以捉摸的地方。而未知的东西,往往是最可怕的。

毕竟,海洋的力量和后世几百年积累下来的智慧,就算是只单个拎出来,便不是清廷这些所谓的大臣们可以想象的了。更不用说,如今是两个结合在了一起,所迸发出来的力量,才是刚刚凸显。

郑成功回到了福清之后,并没有急着立即返回泉州,而是去了镇东卫,并打算到平潭岛上巡查正在建设的养马场。

镇东卫的水城此时已经完成了基本的修缮,因为福清和平潭当前已经成为了前线的军镇重地,位于中间,承担着两地沟通的镇东卫,自然也被重视了起来。按照郑成功的计划,这个水城今后还得加固和扩建,特别是里面的那个小军港,根本不能满足郑军庞大的运输需求。

而看完了平潭的养马场,郑成功同时也巡视了转镇到平潭,并已经改名为“平潭镇”的福建水师“金门镇”。换言之,平潭如今同时是明郑的养马场,骑兵训练基地,以及水师基地。

当然,这个时候,原本驻守在南澳的福建水师“南澳镇”,已经全军迁移到了金门,并改为“金门镇”,负责拱卫漳州府城和中左所的安全。

在这样的背景下,原本三大水师中实力最弱的福建水师自然也因为承担的政治军事任务不同,实力得到了扩充。虽然还是两个军镇,但编制已经全部充实,明郑船坞里面造出来的战船,也将优先配给补充其中。

而随着局势的变动和市舶司体制的逐渐完善,福建水师,南洋水师原本负责的走私打击任务,也将剥离,这将使其成为真正的海上军事部队。而这个缉私的任务,将会由从这两部抽调来的水师将领,水手,营兵组成的海防警卫队担任,他们也将隶属于市舶司主管。

不过,这就和屯堡的农兵平时由民政署主管,训练,装备都和正规的野战营兵无法相提并论一样,海防警卫队作为一支军事力量,训练和装备也远不如正规水师,作战目标也只是沿海走私的海岛,并在战时要绝对服从军方的调遣。

这些部门之间的划分和重组,明郑并非是一蹴而就,虽然如今大的框架已经搭好,但距离真正完成转型,依旧任重而道远。

龙高半岛因为其特殊地理位置,北面是福清,属于军事区,南面则是兴化一带,属于商业区,那里的优良港口和承接兴化,福清等地军资,商业的贸易转运,是郑泰和郑鸿逵两人都十分眼馋的。

要知道,这不仅仅是完成他们本身的业绩指标,更是在郑成功面前表现的机会。福清这么重要的地方,一有风吹草动,郑成功便会关注到,这可是做梦都找不到的机会。当然,这个表现机会虽然好,但也是有极大风险的。

只不过,这两个家伙都是艺高人胆大的种,风险他们不是没有看到,但根本不在乎。

与此同时,借着汇报泉兴二府事务的机会,郑泰和洪旭都被郑成功召来了福清。两人原本就在兴化,得到命令之后,一路骑马赶路,大半日就赶到了福清。

洪旭虽然年纪大些,但早年从军,身子骨硬朗,如此赶路倒也还撑得住,但郑泰就差一些了,特别是他这几日为了钱庄的事情,忙的焦头烂额,还要担心自己被那些疯狗咬到,可谓是身心俱疲。

而从兴化出发到福清,乘船固然舒服,但速度就要慢太多,这两人还没有愚蠢到这种地步,做出这样的傻事来。

此时,亲军营除了一个司驻守在城墙,一个司四个局分别驻守在北面的两个山道之外,大队人马都在城东北县衙附近的大营,大营原本是城中清军的驻地,中间还有一个校场,因为郑军的攻势迅猛,同样没有被破坏。如今成了亲军营的临时驻地。

不过,南面的城墙和城西的民宅因为大战,被毁坏严重,郑军正在发动城中的百姓修缮,以工代赈。洪旭一路上都在仔细的观察着福清城的部署,他估计单单是南面城墙参与修缮的百姓就超过了两千人。而问了引路的士兵之后,才知道城东的龙江此时也在同步疏通,那里足足组织了五千多青壮,还有一些帮忙的半大孩童。

“伯爷,您这是在想将来在福清屯田的事情?”郑泰看到洪旭从出了南面的山口开始,就一直在观察打听,也不由得好奇问道。

“屯田自然是要屯的,那么多百姓要吃饭,咱得给他们找到活路。但福清是前线,和其他地方不一样,种粮食自然是种不了。我在想平潭和福清周边的山丘,今后可能都是骑兵训练的要地,地里种马料和豆子,应当是不错的,还有一些人在海边可以就地晒盐。如此一来,军队可以用,战马平时训练的补充要求也能满足。”

洪旭扫了一眼周围的环境,眉头紧皱,想了想又道:“到时候城中也需要设立一些简单的武器工坊,平潭上面水师也是需要民夫的,但这里若是不种粮食,最终必然是要迁走一部分人到别处去安置的。今后若是要长期固守,城中吃饭的人就不能太多,否则后勤的压力就太大了。”

“不愧是伯爷,进城前后这一小会,便已经把问题理得如此清楚了。”郑泰奉承了一句,然后又咧嘴笑道:

“到时候工商司恐怕也要在兴化多设一些工坊,物资从兴化府直接运到南面的海湾码头上,然后沿河送上来,其实也不慢。而且,到时兴化也是要驻军数千的,物资的供应能在当地解决,还是在当地解决的好,海运的长途成本虽然不高,但短途来说,也并非高效。”

“说不上理清楚了,只是要提前了解一些基本的情况。具体如何做,还得看藩主的整体部署,有些时候,配合全局才是最重要的......”

洪旭和郑泰两人说着说着,便已经进到了郑成功所在的福清县衙,蔡福在县衙里面得到消息之后,立马汇报了郑成功,然后又奉命出来迎接两人。

蔡福亲自领路,三人认识多年,早就相熟,一见面便聊了个不停。特别是郑泰,每年都要给这位郑成功的贴身卫队统领送上一些不逾矩的礼物,蔡福的儿子和他的儿子如今更是同在漳州学堂念书,这两人的话题明显更多。

三人很快来到县衙的后院,这里原本是福清县令和家属们居住的地方,如今成了郑成功的临时居所。今天一早开了军议之后,郑成功便一直在后院的书房里面写自己的“机构改革策划书”。

近两年来,明郑新设立的那些部门在发展的过程中都慢慢暴露出了问题,特别是很多机构权职不清,大而不细,甚至是职能缺位的问题已经影响到了明郑的行政效率。


页面连接:http://www.guoruanxinke.com/view_0_djbdj5/mc5gwmed.html

书本网 第九中文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贼吧网洋葱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