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但……

“克明,后世这生产技术资料之词,当议上一议。”

杜如晦记下。

“当察吐蕃之迹,提早剿之。”

杜如晦遵旨。

暂且将此事放下,李世民重新看向光幕,看向那个历经千百年,依然能一窥唐人精气神的壁画,以及其中的将军。

默然不言。

【张议潮出生大概九年后,安西白发军彻底覆灭。

这群老兵守着唐人的骄傲与领土,从少年时鏖战到白发苍苍坚守四十六年。

龟兹城陷之后,白发军被砍掉双足,贬为奴隶。

吐蕃人欣喜若狂,将这份战报大肆宣扬:河西走廊再无唐人矣!

龟兹与沙州并不远,因此我猜年幼的张议潮应当是听着白发军的传说长大的。

也许就是坚韧不拔的白发军让张议潮领略了盛唐武士的风采,我们不得而知。

年轻的张议潮同样在沙州彻底蛰伏了下去,论兵讲剑,蕴习武经,静待时机。

842年,吐蕃的赞普又被刺杀,当时吐蕃的两大军阀尚婢婢和论恐热各自支持了一个年幼的赞普。

为了争夺摄政的权利,两大军阀大打出手,在史书上留下了短短一行字:

大掠河西鄯、廓等八州,杀其丁壮,劓刖其羸老及妇人,以槊贯婴儿为戏,焚其室庐,五千里间,赤地殆尽。】

李世民目眦欲裂:

李氏子孙无能至此!番邦内乱,却作践他大唐子民!

“啊!!!”

长孙无忌直接舍身扑了上去,紧紧抱着李世民双腿哭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7章卧龙张议潮(第3/3页)

“大家正值壮年,且正要立千秋之功!”

“那吐蕃不过弹指可灭,只要大家高兴,尽可将其赞普剖心以谢太庙!”

“何苦气坏了身子!且那张议潮定不会让大家失望!”

李世民有心想将其一脚踢开,但无奈长孙无忌双臂紧紧箍住了腿腕,根本无法发力。

挣了两下之后李世民也终于冷静下来,跌坐在榻上缓缓揉着脑袋。

风疾又犯了。

长孙无忌赶忙爬上来,娴熟的给李世民揉脑袋。

挥挥手示意房杜二人不要紧张,李世民缓缓道:

“朕一气那吐蕃之乱,让我唐民百姓遭此横罪。”

“二气那孤忠白发军,四十六年!”

语气稍微加重一点,李世民便又感觉到一股疼痛袭上脑袋。

于是只能闭口。

杜如晦看着光幕上的地图,接口道:

“应是那安史之乱使得吐蕃趁虚而入,侵占河西。”

“长安到西域道路断绝,但那西域守军仍是坚守到老。”

“一军都有苏武之节。”

杜如晦已经不知道该怎么评价了,他只觉得自己亦不配评价。

好在历史也没有忘记他们。

李世民轻轻按压着太阳穴,面露嘲讽:

“而朕的好子孙,四十六年,连个河西都收不回来!”

“却能第一时间跑去成都!这位子,坐得可真是稳当!”

说是夸赞,但房杜两人却恍惚间仿佛看到了一头在磨牙的老虎。

冷气森森,杀气腾腾。

……

孔明面色,既敬且赞。

庞统小声道:“观这盛唐遗泽,其颇有强汉气象。”

“这胡人真是该杀!”关羽恨声道。

张飞点点头与自己二哥同仇敌忾:

“只有成为战功的胡人,才是好胡人!”

“甚羡张八百。”

张飞没忘记,后世说张辽的主要功绩就是白狼山,破乌桓斩单于。

魏延与黄忠点头。

刘备也是在白发军的字眼上扫了几眼,不无感怀道:

“唐人孤忠白发军,不输汉家好儿郎。”

【河西八州赤地千里,民怨沸腾。

张议潮也不再犹豫果断起事,这一年他49岁。

“帅重被甲噪于州门,唐人皆应。”

吐蕃守将逃跑,张议潮暂摄沙州州事,沙州光复。

其后张议潮没有选择苟安,而是率军直扑向东,瓜州也一战而下。

收复沙、瓜二州之后,张议潮与手下略作商议,确定了他们的目标:归唐!

张议潮不再犹豫,以暂代沙州刺史的身份写了一封战报向大唐皇帝请降。

十队亲兵带上沉甸甸的信笺,从不同方向踏上了去往长安之路。

十队信使,九队罹难,唯有高进达幸存,他们从瓜州向东爬上了阿拉善高原一路向东,到了如今的银川北方再一路南下,全程三千多里地。

848年出发,直至850年年末,最终到达了长安。

这支小队经历荒漠、高原、党项人的劫掠、吐蕃人的追杀,最终六人到达长安。

将沙瓜二州光复的消息带给了有小太宗之称的唐宣宗。

带给了看着西凉伎饮酒作乐毫无愧疚的大唐将领。

带给了苦候这个消息四十余年的大唐百姓。】

抱拳了。

(本章完)


页面连接:http://www.guoruanxinke.com/view_0_dj5ecg/mc55mwjr_2.html

书本网 第九中文网

上一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书本网福书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