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笔趣阁20biquge,最快更新重生三国之白马奇兵最新章节!

就在匈奴大战正酣之时,骠骑将军带着亲兵星夜兼程赶到了渭桥大营。当时,正是晚间,朱隽让亲兵拿出大将军印信,不让卫兵禀报,直入中军大帐。到了帐中,侍卫环立两旁,朱隽命人击鼓聚将。

羽林军众将官不知何事,赶到大帐之时,只见朱隽坐在帅位之上一时不知怎么回事。朱隽见人都到了,拿出献帝给他的圣旨(其实是当日献帝写给他让他南下勤王的书信),断章取义的念了。大意是关中不宁,为保社稷安危,着骠骑将军朱隽总领关中各部兵马,可便宜行事。接着朱隽便让羽林军统领交出兵符印信,整个羽林军归他统领。

接管了羽林军后,朱隽让士卒通知在旁边的驻扎的城门校尉和安集将军董承前来议事。二人到时,朱隽请出圣旨,如法再念一遍。让二人听从自己同意调度。诸将都没有异议了,朱隽开始传令。今夜晚间全军出击突袭匈奴营寨,此战徐胜不许败,若有临阵脱逃或者延误军机者斩。

其实诸将守卫渭桥多日,从来没有过一次主动进攻,既有惧怕匈奴的原因,也有保存实力的意思。而且后方局势不明,也让他们失去了进去的动力。特别是三日前匈奴到安陵劫掠,这么近的距离他们都按兵不动,说起来也是无能的可以。这次骠骑将军朱隽一来,就要立刻发兵,说实话他们心里面是不停的打鼓的。但是毕竟朱隽才是主帅,他们,而且说了延误军机者斩,还是不要在这个时候冲撞他的话。

诸将领命之后各去准备,寅时发动进攻。选择这个时候一个是天光破晓,几十米外可以见物,适合大军团行动。另一个原因是这个时候是人最困的时候,卫兵也最容易松懈。大军不敢耽搁过了渭桥北上,便到了匈奴的第一座大营。朱隽一声令下,发动了总攻。哪知道大军杀入才发现这不过是一座空的营寨,匈奴兵马早已离去多时了。

朱隽让兵马兵分三路,沿途搜寻匈奴踪迹,若遇敌军则缠住敌人,点狼烟为信,等待两外两军支援。若是没有敌军则今日日落前到池阳城下汇合。

结果三路兵马一路上都没有遇到匈奴骑兵,到了晚间全部集结与池阳城下。到了池阳只见城门大开,城上也不见守军。虽说匈奴以骑兵为主,不善防守,可是这却不知来的是哪一出。

朱隽命羽林军中一个军侯领领一曲人马进城试探,不一会儿那军侯回来禀报,城中空无一人,看情形匈奴已去多日了。朱隽略感惋惜,当日收了田靖部下的军报,于夫罗可能向匈奴老王开展之后,他星夜南下,本想左贤王部不会撤得这么快,他还能打一两个胜仗,现在却没有机会了。其它众将则是心中暗自高兴,这次兵不血刃,又收复池阳,怎么也算大功一件不是。

朱隽命大军进城驻扎,休息一晚之后。第二日决定班师,毕竟他们的目的是保卫长安安全,若是再往北的话,孤军深入,粮草不济。而且北面毕竟还有李和郭汜的部队与匈奴交战,倒也用不着他们。朱隽命安集将军董承守池阳,自己带领羽林军和城门校尉的人马南下。

这次南下,没有了匈奴的威胁。朱隽直接驻军长安城外三十里,让信使给李和郭汜传信,让他们两家罢兵。

当日李用计大败郭汜,还俘虏了安西将军杨定。郭汜退回长安,李带兵攻了几次,却是因为长安城高池深,士兵死伤不少却是一点便宜也没有占到。李无法,兵退霸陵。两方就这么僵持了下来。

朱隽书信到时,李刚刚接到外甥胡封得军报,匈奴老王帅军北返,北线马上就能抽调一万五千军马南下支援李。既然形势在向利于自己的一面转变,李自然不愿意言和。就把朱隽的书信放在一边不予理睬。

郭汜这面刚刚得到了匈奴老王背信弃义北返的消息,气得暴跳如雷。他的底子不如李厚,经过连番征战,现在他就是把后方左扶风的兵马抽调一空,也不过两万多人马。说实话他现在能与李僵持,靠得就是长安城的坚固。见到朱隽的书信,郭汜立马回信,并表示愿意停战,接受朱隽的调节。

既然郭汜有了回信,朱隽便决定先与郭汜讲好条件,再去说服李。朱隽带了亲兵亲自入城去见郭汜,临行之前属下劝他,如果李是豺狼,郭汜就是狐狸,这两个人都是反复之辈,不可亲信。朱隽认为自己大军在侧,而且郭汜如今失去匈奴之援,必不敢加害自己。


页面连接:http://www.guoruanxinke.com/view_0_c5jr/gc5be5r.html

书本网 第九中文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同人小说网啃书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